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江南app > 江南app知识

江南app幼儿教育工作要点(精选5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用小学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指导幼儿教学工作,以知识、教师、课本为中心,以分数为准则,以教学代替保育和游戏;2.超前教学语文和数学等课程知识,提前教授小学的学习内容;3.没有把主要的游戏教学方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片面追求学习效率和知识数量;4.布置作业、制作并且进行定期考试,以分数和等级来评价幼儿的成长、智力水平;5.约束幼儿对规章制度、教师和行为规范等的服从;6.按照小学的教学时间上课,开设各种特色班,过分侵占幼儿游戏时间。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幼儿园和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一味地灌输知识。2.教育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对幼儿教育重视不够,更多地倾向中小学和大学,幼儿教育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与监督。3.由于私人或企业办园,发展迅速却缺乏科学、正规的管理,营利的目的性较强,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少科研素养。4.一些媒体对早期教育的作用没有宣传到位,致使一些家长误认为早点让幼儿学习文化知识就能成才。还有些家长处于无奈,看到其他家长都让幼儿学习,只好随波逐流。

  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片面地追求知识和分数,应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使正确的教育方针及思想不断地深入人心,为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教师应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教师还应树立科学观念,以幼儿发展为本,平等对待,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发展特点和规律,让幼儿自由、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起来。

  教育部门应依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严格检查各类幼儿园,做好管理与监督工作。对不合格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取消其办园资格;定期对幼儿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等进行监督指导;对一些办学困难的幼儿园,要帮助它们解决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办园宗旨、管理模式、教育理念等是幼儿教育质量的保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开展幼儿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幼儿园应树立科学、正确的办园方针和政策,搞好素质教育,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本,决不可违背教育规律,拔苗助长。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应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要对幼儿教师定期进行业务学习、业务培训等指导工作,切实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牢固树立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全面育人的思想,把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过程中认真实施、努力实践,彻底改变和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目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还需要尽快提高,校方要更好地执行《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幼儿教师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研能力,认真科学地研究幼儿的个性特点与成长规律,将有效的管理方式、教学方法、科学的评价等机制在教育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这就需要教育者多邀请教育专家来园,给家长举办各种科学施教的讲座。教师要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让家长知晓幼儿教育小学化及盲目攀比的对幼儿身心发育的伤害,督促他们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幼儿园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定期组织家长到幼儿园学习、参观等活动,共同为幼儿教育出谋划策。只有家长树起科学的育儿观念,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正确办园方针和政策,幼儿才能幸福幼儿教育、快乐、活泼、健康地成长。

  幼儿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开始接受小学的正规教育,是幼儿成长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期。帮助幼儿顺利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转折点,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是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时期的整体衔接。幼儿园与小学在作息制度、学习环境、学校纪律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要认清其中的差异,并且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抓好衔接和过渡。幼儿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为幼儿创设丰富适宜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使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获得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和小学两者之间的差异很大。一是作息时间的差异。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对自由,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灵活安排,而且,幼儿园会在午间安排孩子午睡;小学的作息时间则要求比较严格,课时安排相对紧凑。二是学习方法的差异。幼儿园教学以趣味性、游戏性为主,把知识点贯穿到游戏中,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教学则是规范的课堂教学,着重于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学习,需要认真刻苦努力才能完成。三是生活环境的差异。幼儿园教室布置有生活家、活动角,内容丰富美观,富有儿童情趣;而小学为避免学生上课分心,在教室布置上相对简单单一,对孩子缺乏吸引力。四是师生关系的差异。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和保育员会像父母一样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孩子之间有着关爱亲密的家人关系;在小学,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学,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关心得相对要少些。

  教师要明确这种变化,引导幼儿在生理、心理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将会很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针对幼儿园和小学教学特点的差异,幼儿园大班应把优化课程、科学引导、习惯养成作为幼小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从知识衔接入手,着力培养幼儿认真学习的习惯。在集体活动中要求幼儿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倾听他人说话,而且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通过开展“接龙”“学别人说话”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通过训练改善幼儿课堂纪律,逐步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基础知识训练和指导,如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等,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从能力衔接入手,着力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习惯,加强其生活能力的培养。开展“帮书包找朋友”活动,要求幼儿在课后自己将玩具、教具放回原位,学会自己整理书包。通过训练,使幼儿初步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进入小学后能够有条不紊地学习和生活。开展“我是值日生”的活动训练,让孩子学扫地、擦桌椅等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引导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并训练幼儿稳定与持久的注意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从行为衔接入手,着力培养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儿童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幼教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组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等活动,从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文明的礼仪习惯。

  四是从“家、园、校”互动配合入手,形成幼小衔接教育合力。家长应有意识地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激发幼儿上学兴趣,培养幼儿阅读习惯,为小学生活做准备。幼儿园可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形式,宣传幼小衔接重点环节,促进相互了解。小学方面则应该邀请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看小学生上课,让幼儿了解熟悉小学生活环境。通过“家园校”三方密切配合,使幼儿能够比较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工作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需要。总之,抓住幼儿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幼儿顺利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转折点,尽快地适应小学教育新环境,使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获得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

  [1]蒋 萍.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东方教育,2013,(4).

  江南app

  幼儿时期是孩子人生的关键时期,幼儿教育是一个人人生教育的起点,也是最为关键的教育期。因此,加强幼儿教育常规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这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对幼儿心理品质形成和人生观奠基起到定位和打基础的作用;再确保幼儿在园健康生活、活泼成长的需要,所以,幼儿教育要强化幼儿管理教育工作,顺利实现幼儿保育和教育双重目标,使幼儿在常规管理教育工作中快乐地成长,有助于幼儿教育科学化和规范化。下面,笔者针对幼儿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幼儿常规教育的改进策略。

  “常规”即日常规则,“常规管理”就是日常的管理规则。幼儿常规管理就是使幼儿的言行举止规范协调,对幼儿的保育和教育管理有一定规则江南app,以确保幼儿保育和教育教学活动有规可依、顺利进行。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虽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但含有一定的哲理。幼儿教育是孩子人生的起点,也是最为关键的教育期。对幼儿常规管理的研究对幼儿的心理品质形成和人生观奠基起到定位和打基础的作用,也是顺利实现幼儿保育和教育目标的需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幼儿常规管理更是幼儿活泼快乐成长的标尺,是确保幼儿在园健康生活、活泼成长的需要;是幼儿教育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需要。

  幼儿教师一味强调给幼儿自由发展空间,认为对幼儿过于严格的常规教育会造成对幼儿主体发展的限制。因此,幼儿教师较多地表现为:片面强调让幼儿自由发展,对幼儿行为管理表现为让幼儿随意自由活动,言行随意,对幼儿行为习惯要求缺乏必要的规范,忽视幼儿言行要求,往往让幼儿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

  有些幼儿教师把对幼儿的常规教育理解为对幼儿的管理和控制,常规教育过程演变为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如常常督促幼儿做什么,不做什么;或以提要求为主简单提醒幼儿做什么,不做什么;有时表现为惩罚违反常规的幼儿的行为等。这种错误认识的结果对幼儿的个性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种教育模式将幼儿变成一个个“木头人”,导致有的幼儿在心理上对教师的管理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不愿意去幼儿园上学。

  在这种常规教育下,幼儿教师把幼儿常规教育里面的规定“教条化”,认为常规教育中的规则是严酷的律条,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是不可触犯的。这类幼儿教师在幼儿管理中看待问题比较死板,对已有幼儿常规教育里面的规定按章论是,如吃饭的时候,不关注幼儿的身体和食欲等问题,吃不完不让做其他的事情。这种常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一定会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

  这种常规教育通常表现为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幼儿说教、恐吓、限制等,缺乏必要的幼儿行为指导,如“不许随便吐痰”、“不许随便乱写乱画”、“不许大声说话”等,却对为什么不能随便吐痰、随便吐痰有什么危害不讲,或讲不清楚。总之,不能及时引导幼儿理解不能这么做的真正原因,以及随便的原因。

  江南app

  幼儿常规教育内容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接受能力,符合幼儿年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让大多数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容易实现自我体验,使大多数幼儿都能在幼儿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体验幼儿教育活动成功的感受。制定幼儿常规教育内容时,切忌教育内容抽象、复杂、繁多。幼儿常规教育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守信的原则,对每个孩子一视同仁,防止厚此薄彼,以至于不公平或对某个孩子心存偏见等。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尽量不处罚,以教育鞭策为主,注重幼儿养成习惯培养。

  幼儿常规教育管理要保持前后一致和教育宽严程度的一贯性。幼儿教师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补位。保育员与保教员在对待幼儿常规教育的问题上要保持一致,必要的时候,要制定幼儿园总体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班级还要根据全园总体规划,结合班级特点制定出适合本班的幼儿教育常规,并且防止一会儿松、一会儿紧、朝令夕改等不良倾向,而适得其反。

  幼儿阶段是人生当中的一张白纸,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要从幼儿身边每件小事抓起,从细微、细致的言行抓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抓起。如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学习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如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生活习惯、游戏习惯等方面。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开展常规管理训练工作。在幼儿日常生活中选取重点活动内容进行训练和培养,不断提高幼儿的自觉性。另外,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有针对性地抓日常教育,反复抓,抓不出成效绝不放松。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并表扬表现良好的孩子。对某些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给予肯定,并希望其他小朋友向他们学习。如特别讲卫生的孩子、遵守纪律的好孩子、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善于动脑的好孩子等,要求幼儿善于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培养虚心学习的习惯,改正自己的缺点,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使自己逐渐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总之,幼儿常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门学问,更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探究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推动幼儿常规管理工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抓出成效。

  [1]陈云.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利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6).

  [2]季爱华.形神兼备.锦上添花――谈幼儿教育的强化管理的一些做法[J].山东教育,2010(Z6).

  [3]申雪琳.强化幼儿教育管理,启迪幼儿探索科学奥秘[J].教育革新,2010(07).

  在保教人员的潜意识中往往存在着“重教轻保”的现象,教师们常常将组织教育活动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年轻教师,不知道保育有哪些内容和方法。在教师没有意识到和体验到保育的重要性时,管理者需要通过引领和制订计划来强化教师保育意识。因此,我园在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有保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和研究重点,要求教师在制订教育计划时也要有目的地思考和落实本班幼儿的保育要求和措施,将保育工作纳入常规工作管理之中,园部将保育工作作为检查、督促的重点,从而培养全体人员的保育意识,以保障保育工作的落实。

  如,我园在园务计划中提出:“研究保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着重实现幼儿一日生活护理中保育内容精细化、检查标准数字化。着重研究细化秋季、冬季幼儿一日生活护理中的保育工作,探索量化的检查标准,初步形成教师及后勤各岗人员保育工作的细则。”在业务研讨计划中则包含了“研究秋冬季幼儿拎裤子、塞裤子的要求和方法,幼儿午餐前及午餐时饭菜的保温工作细化内容和开饭环节的规范;研究午睡值班的规范和方法,通过观摩交流,提高午睡值班质量,要求每位保教人员掌握班级中哪些孩子容易出汗,睡觉前要脱几件衣服,哪些孩子容易着凉,要帮其把被角捂实,秋冬季不同气温下分别应该给幼儿盖多少厚度的被子……”等内容。在后勤工作计划中也有“细化后勤各岗位人员在秋冬季幼儿一日活动保育工作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研究在洗手、小便、开饭、午睡、起床各环节中保育人员的站位、工作职责和工作规范……”等内容。同时,在期末都要围绕保育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反思小结,以利于今后不断改进,持续地提高保育质量。

  为了提升保育质量,我园积极营造保育工作研究的氛围,让教师认识到保育工作是有研究价值的,做好保育工作是需要教师的智慧的。

  第一,研究如何提高教师保育技能,保障幼儿生活护理到位。我们每学期围绕本园保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展开重点研究。如,针对午餐活动的组织,我们研究午餐时保教人员的配合、对幼儿午餐的指导以及幼儿午餐习惯的培养等,组织全体教师观摩全园午餐活动组织得好的班级,为教师提供落实“保教并重”原则的具体范例。同时,也请大家对该班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设性建议,共同提高。

  第二,平衡保教的关系,将生活常规教育和幼儿自我服务培养落到实处。我园把组织生活环节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管理者进班观察,改变以往“重教学轻生活”的倾向,关注各班教师和保育员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分工与合作,帮助教师强化“保教并重,寓教育于一日生活”的观念,树立生活教育的意识,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体现教育的整合性。增强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情绪、仪表等方面的敏感性,使保育工作更加细致到位。

  第三,研究特殊儿童的个性化护理,真正做到关注每位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重点研究如何护理易出汗幼儿和体弱幼儿。如,对易出汗幼儿的护理,教师要注意观察哪些幼儿什么时候容易出汗,研究如何调节他们的运动量。保健教师、厨房人员、本班保教人员要清楚过敏性体质幼儿的过敏食物,要列出清单并张贴在活动室、厨房、保健室等相关场所。体育锻炼中,也要注意哮喘病儿和肥胖儿等体弱幼儿的穿衣量和运动量。

  第四,研究不同季节保育工作的侧重点。冬季保育重点举例如下:(1)突出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培养中大班幼儿自己提裤子、掖衣服;帮助托小班幼儿整理好衣裤,保证幼儿不露肚皮。(2)注意幼儿运动前和运动中的穿衣量,及时增减衣服。教师要观察体育活动中幼儿个体的出汗情况和出汗时段,掌握给幼儿脱衣、穿衣的合适时机,了解幼儿个体的体质差异,采取不同的保育策略。(3)落实幼儿饭菜的保温措施。冬季,吃得慢的幼儿饭菜易凉,要想办法保证幼儿始终吃上热饭,如每次少盛一点,使用一些保温方法等。

  夏季的保育重点举例如下:(1)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但应避开中午和高温时段。(2)控制好饭菜、开水进班时的温度,规定厨房提早烧好,使之有一个冷却的过程,以消除幼儿烫伤的隐患。(3)防蚊虫。厨房及活动室的纱门纱窗要提前维修以保证完好。定期请防疫站专业人员对园内厕所及易滋生蚊虫的地方进行处理。带幼儿外出时要做好防蚊虫叮咬的措施。

  春季的保育重点主要是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把握幼儿穿衣的适宜度,注意幼儿运动前后的脱衣和穿衣情况,加强餐具、玩具等的消毒工作,提示家长传染病流行期和多发期的注意事项,保证幼儿免受传染病的侵袭。

  根据本园的特点建立保育工作的规范细则。每一项工作的操作方法、频率、时间及要求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如,我们园仅活动室的日常消毒工作就规定如下表所列:

  (1)实行每日总值班制度,由中层以上领导组成总值班组。总值班者必须全天在园,每隔一小时对全园进行巡视,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2)实行家长监督评价制度。每学期末,园里向家长发放调查表,请家长对幼儿园的保育情况进行评价。一方面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收集幼儿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保育照顾。

  (3)实行月考核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园部将保育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检查、督促的重点,总值班人将保育工作列入检查、督促的内容之中,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调整。将保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如活动室通风、幼儿衣着、午睡管理等均列为月考核内容。

  (4)实行领导进班指导制度。幼儿园规定园领导和部门领导每周都要进班指导班级工作,特别是对幼儿入园、吃点心、自由活动、午餐、午睡等生活环节中的保育工作进行观察、指导,并与班级教师共同探讨、研究,合理、科学地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

  提升幼儿园财务人员、保健人员、厨房人员、门卫等后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幼儿园落实保教并重原则和一切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后勤人员的培训。

  幼儿园的后勤人员多是非专业人员,他们往往对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不甚清楚或不以为然。很多年轻的保育员不会做基本的卫生清扫工作,因此,建立各岗位工作的规范标准,并帮助其内化非常重要。如,为帮助保育员掌握工作规范,我园特别制订了保育工作的科学操作流程,细化了一日卫生工作内容,制订了开学初工作规范标准、学期末工作规范标准、保育员配班规范等,帮助他们掌握什么时间做什么、怎么做、要做到什么样。我园还将这些规范、细则、流程汇编成《保育员工作手册》,既使保育员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细则,按照规范操作,也提高了指导保育工作的效率。

  首先,对各岗位职能展开研究。我园不仅重视后勤人员常规技能的提高,还针对各岗位的工作特点展开研究。如,保健医生发现,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园里的肥胖儿的数量和个体的体重始终没得到很好的控制。经分析,原因可能是幼儿仅在园里采取控制和调整饮食及运动等相关措施,而在家里并没有改变。于是保健医生在自己的工作中增加了家庭访问、与家长交流等内容,加强家园合作,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其次,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我们组织后勤人员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相互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岗位技能。如,我们就如何将被子叠得既齐又快、如何将床铺铺得又平又快、包干区卫生按照什么路线和流程最节省时间等问题组织保育员共同讨论,互相分享经验,并组织现场观摩活动,让大家在互相学习同提高。

  保育员的专业素质决定了保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对他们每一项工作的指导都要规范、细致、持续、到位。如,保育员对消毒知识的了解,不能只知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我们积极改进管理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指导方式,提高保育员的岗位能力。如,(1)书面指导。请保健医生根据幼儿保健工作要求,制订《班级日常卫生要求及消毒常规》,以指导保育员的工作。(2)相互观摩。挖掘每个保育员的长处,请在某项工作中做得较出色的保育员示范该项工作的操作程序,组织大家观摩,帮助大家明确此项工作的程序。(3)集中书面考试。对于幼儿园的保育员工作规范、消毒水的配比、消毒水使用等各项工作规范要求和知识择时进行书面考试,帮助保育员熟练掌握卫生消毒、保育工作规范和内容。(4)跟踪指导。园领导不定期地全天观察一位保育员的工作情况,了解其对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及各时段工作安排的合理性,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帮助其改进。

  二、幼儿园保教组应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实际,认真讨论确定幼儿园学期工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任务,有计划地、高效地组织幼儿园保健、保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及时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

  三、幼儿园保教组应根据幼儿园要求和工作实际情况及时向园长汇报,按时向幼儿园园长提交工作计划和总结。接受园长工作指导、督促。园长对其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四、保教组应与各年级组、班组讨论交流,在研究基础上指导各年级、各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学期、月目标,在幼儿广泛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生成课程和开展具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有效组织和安排幼儿在园学习和生活。并评估年级组、班组工作绩效。切实做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五、保教组应督促保教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行为规范。

  六、保教组应督促保教人员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把家长作为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教育、教学活动,主动向家长交换幼儿在园情况。向家长宣传新《纲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家庭教育。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积极落实,件件回复。

  七、保教组应督促各班教师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幼儿身心发展创设和提供良好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积极制作教玩具并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根据活动和幼儿发展需要及时投放材料,为幼儿的操作、发现、探索活动提供充分的条件。

  八、保教组应督促保教人员认真做好班级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和内务整洁。做好幼儿保育工作。无工作疏忽造成的护理不当和安全事故。

  1、月幼儿平均出勤率达标:中大班为90%以上,小班为85%以上。幼儿年体重、身长和血色素增长达标。

  2、确保消防安全、场地安全和幼儿活动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凡住院和缝针事故都属严重事故范畴。

  九、保教组应督促各班教师协调配合,做好本班工作。定期召开班务会,及时讨论、总结班级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班级工作有记录,资料保管好。

  十、保教组应督促各班做好交接班、幼儿观察和家长工作等各项工作,并有记录,资料收集、整理好,按时入档。幼儿园保教常规工作制度

  各班组能结合《纲要》精神,分析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制定班级工作目标和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并在观察、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做好活动、工作总结。计划、总结按时完成。《1》

  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幼儿实际合理地弹性地安排儿童半日活动,认真履行保教工作职责。活动内容丰富,过渡自然,幼儿无消极等待。教师不擅离儿童,半日活动质量高。半日活动中保证幼儿生活活动、自由活动、户外锻炼、游戏和其它有益活动。

  2、认真管理好班级内务,整洁、方便、舒适,有利于幼儿活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6、按保育工作细则做好幼儿的生活护理和保育工作,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每月中大班幼儿平均出勤率达90%以上,小班幼儿平均出勤率达85%以上。

  8、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富有儿童情趣,体现家长、教师、幼儿的共同参与,充分展示幼儿活动的过程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动口,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