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江南app > 江南app知识

江南app家校社协同让幼儿园里的“娃娃家世界”更有“角色味儿”幼儿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第一次踏入的相对安全的小社会,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8 月 28 日,学前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明确,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草案的提出再一次将培养孩子创造力、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到全社会的需求。

  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应当怎样营造幼儿对社会的初印象?家长又应如何进行教育,共同配合,完成家校社共育这些问题依然存在着诸多困扰。基于此,黑板洞察与两位幼教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的理论下,如何利用 寓教于乐 的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促使家校社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三方教育资源的协同共育,促进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

  src=张伟利北京十一晋元幼儿园教学园长,中华女子学院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01

  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受教育程度不断增加,纵向对比来看,幼儿阶段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发生明显转变。

  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时间节点幼儿教育江南app,彼时幼儿园家长普遍出生于多子女家庭,且居住环境使邻里关系更为密切江南app,无论社会意识、群体意识均较强。此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能够很好的在幼儿阶段就开始接触社会化教育。并且家长与托儿所、幼儿园教师角色理解和教养、教育幼儿相互配合度普遍比较高。

  而后,群体格局被高楼林立的钢筋混凝土打破,新一代家长到其子女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同时这一代家长子都多为独生子女,更加注重自我个性发展。幼儿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等角色经常性的交往机会极少。部分家长认为只要涉及教育,无论是生活,还是知识层面,都属于老师的责任。但实际上孩子从幼儿阶段开始就需要家校社共育,这是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必须重视、协同的育儿理念。

  从家庭关系的视角看,家长和老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虽然是在不同的背景下,但都肩负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只有二者密切合作,互相帮助,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入园就是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家庭和幼儿园在此阶段共同做的一件事,就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角色意识,给予他们融于社会的能力,促进他们实现 自然人 到 社会人 的转变。从入园开始倡导孩子乐群,引导家长乐群。乐群 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 · 正义》中,其含义是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简言之, 乐群 就是乐于和谐相处,乐与他人合作。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的社会性、乐群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例如:2001 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021 年《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及,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早在 1998 年,作为北京市示范园的劲松第一幼儿园便逐步开始开展了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实验。

  过去幼儿园内常设区角游戏,教师会根据不同区角受欢迎程度调整区域面积。而后,教师逐渐发现,幼儿看上去虽然是在玩玩具,但在他们的游戏中会经常赋予了玩具某种角色或自己带着角色借助玩具和其它同伴演绎着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或情节,他们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多种多样,但又很明显的看到生活中常见的社会角色的影子。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以及玩具材料的不断更新下,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不断的产生发散思维,获得更多的游戏经验,创造性的在使用身边丰富的玩具材料中学习。

  但是,仅靠区域中幼儿零散的认知和角色经验还不能真正的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而将 主题 融入其中,就能够将游戏内的知识变得连贯,更具故事及趣味性,进一步增加不同区域内幼儿之间的互动。并且在主题框架下,幼儿的兴趣更集中,更容易沉浸到课程所创设的学习环境之中,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进行合作学习。

  北京十一晋元幼儿园教学园长张伟利表示,角色游戏是孩子天生就喜欢的,它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将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创造性的再现,有助于培养孩子对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的兴趣和角色意识。以 餐厅 这类角色游戏为例,假如孩子扮演的角色是 厨师 ,那么他就需要以这个角色的身份同 服务员 顾客 等游戏中的其它角色进行互动和对话江南app。而在跟这些不同的角色沟通时,就需要他使用与这个角色匹配的语言体系和互动方式,只有这样他才能保证游戏能够进行下去。江南app因此,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就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他需要带着扮演的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去学会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为他们未来进入真正的社会提供丰富的 角色 经验。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江南app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通常情况下,幼儿园会按照孩子年龄段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在幼儿园入园分班时,与中小学随机分班不同,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德行、生活习惯等进行划分。

  张伟利园长认为,在开展教育活动时需注意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个体差异的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也会存在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去了解幼儿,根据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组织实施相应教育活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应具有延续性,应在原有基础之上增长延伸,在目标设定时需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特别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有所承接,不可割裂发展。

  小班幼儿教育重视护理养护,保育工作占比更重,缓慢开始建立秩序感及乐群性;中班幼儿教育重点放在秩序感建立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但此时幼儿多靠直觉行动思维行事,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大班则可以逐步在解决问题、创造学习的情境下,开展合作协作,培养乐群性等。

  此特性体现在角色性主题游戏上,则表现为幼儿喜爱社会生活主题游戏,只是难度差异上有所区分。小班更多开展娃娃家等幼儿家庭生活类游戏,更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游戏内容单一、社会关系较为简单。不过此时需要教师注意平行游戏间同类游戏材料的投放,因为或许在同一个班内,会出现十个想当爸爸的小孩。

  中大班幼儿对社会上公共服务环境的认知更加清晰,对于社会关系已经产生了自己的判断与思考,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同一个主题游戏内,不断发散出新的关联游戏场景及人物角色。于渊莘园长举了一个劲松第一幼儿园的例子:在一次 汽车 主题的游戏活动中,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儿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不断丰富,产生了角色扮演的需要,于是,汽车展览馆、汽车加工厂、汽车组装车间、120 事故处理站、赛车场、司机之家等角逐渐建立起来。讲解员、馆长、经理、顾客、汽车厂厂长、工人、设计人员、推销员、医生、警察、伤员、赛车手、裁判员、司机、饭店厨师、服务员等角色随之出现。角色游戏区、建构区、美工区、图书区等区域全都融入主题活动之中。活动过程中,通过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幼儿不但了解了各种类型汽车的特性及交通规则,而且激发了探索欲望,提高了操作能力,同时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于渊莘园长认为,教师有的时候也需要也成为其中一名 NPC,与游戏中的幼儿平等沟通,暗示引导。虽然从教育角度而言,希望幼儿通过游戏学习与发展,但归根结底,游戏还是幼儿的一种存在方式,具有积极的、有意义体验的本体性价值。教师若以呆板的语言与权威的态度交流,只能唤起幼儿的行动,一个命令、一个动作,使幼儿的游戏性体验感低。

  张伟利园长表示,幼儿园开展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遵循了幼儿对角色认识和理解的规律,在课程实施的初期阶段,教师会结合幼儿对生活中社会角色的认识水平和经验,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在其中呈现他对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实现不同幼儿之间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经验。随后,教师会和幼儿一起,通过实地参观、环境调整、材料支持、同伴资源、家长资源等途径不断的丰富幼儿的角色经验,并帮助幼儿在角色互动中提高他们的角色认知水平和扮演能力,从而促进他们游戏情节的丰富。最后,教师会和幼儿共同总结和梳理对角色的认识,并分享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以及期望,为他们创造性的开展更丰富的角色游戏提供支持。

  家校共育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是幼儿园的主要合作伙伴,园方要秉持价值、公平、合作的标准,加倍努力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尽最大努力帮助家长提高幼儿教育能力。因此,幼儿园只有与家庭和社会加强联系,才能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北京十一晋元幼儿园十分重视家长和社区资源在孩子角色游戏中的作用,开展了 幼儿园角色体验 活动。幼儿园前期面向家长和孩子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感兴趣的角色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家长经常带孩子去的社区周边社会场所都有哪些,接触最多的社会角色是什么,结合调研的结果,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和兴趣点,以 体验周 的方式,让孩子分别体验幼儿园的保安、保健医、厨师、维修工等角色。

  在体验活动中,孩子们先自己选择要体验的角色,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了这些角色日常工作时的工作服和工具,由幼儿园不同部门的人员,和孩子们一起进入真实的现场进行体验,这不仅满足了孩子了解这些不同角色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的需要,而且还丰富了他们的角色经验,有助于他们在班级内的角里更好的扮演这些角色,实现在游戏中学习。

  同时,幼儿园会即时性的将孩子在园体验的过程和收获与家长进行沟通,鼓励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回顾体验的过程,并利用周边的社区资源丰富孩子的经验,或者带孩子到社区医院、超市等地方进一步巩固相关的经验,将孩子获得的经验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之中。

  家长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教师就是幼儿能够遇到的最好的自己。幼儿模仿意愿强烈,其教育不能只通过在幼儿园或者是在家庭中单方面的教育,两者应该结合起来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全面、更健康的成长环境,进一步提高对幼儿的教育水平。当然,江南app家校合作的实施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完成的,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共同配合才能实现,需要社会重视对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给孩子打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窗边的小豆豆》里,巴学园的小林校长说, 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江南app,更要远大得多。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与幼儿相处时都应当注意界限、边界感,给予孩子更多自主发展空间,充分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关注『黑板洞察』后台回复【2022】或者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获取多份教育行业赛道、投融资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