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江南app > 江南app知识

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 幼儿教育是基础

  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抓住了三个战略的关键要素,即人才,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科技创新要依靠人,科教融合发展,是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始终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人才国际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根据《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2019》报告,2019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在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全都属于发达经济体。提升国际化人才的比重,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至关重要。

  但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这其中国际化人才比重则更少。可见,我国国际化人才市场存在较大空缺,必须加强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持续发挥人才优势,为国家创新发展赋能、推动国家的发展。

  因此,未来接受国际化教育、拥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多国语言并能独立地进行国际交流活动将是人才竞争的核心优势。那国际化人才应该如何培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小培养,学前教育阶段教育不容忽视。通过对当前学前教育阶段关于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深入探索,记者了解到一种创新型的学前教育模式—新语境教育模式。

  该教育模式以服务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为己任,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国际化人才,专注于学前教育领域,紧跟当前时代发展的特征,不断创新育儿理念并付诸实践。新语境教育模式以 3-6岁是幼儿习得语言的最佳时期为科学依据,注重学前教育阶段儿童语言技能的提升,为孩子种下语言的种子并让他们感知语言背后的多元文化;同时培养孩子热爱祖国、崇拜英雄、崇尚科学,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助力他们成为未来国际化人才,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

  国际化人才作为复合型人才,基础是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新语境教育模式是中国式的创新学前教育新模式,区别于以往单纯的双语教学,而是着重语境下主题式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孩子运用多种语言沟通交流,是提高我国学前儿童综合素养、创新型学前教育模式的全新探索。

  科学研究表明,幼儿天生有一种语言习得的装置,具备学会多种语言的潜能。3-6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孩子的语言接收系统呈开放状态,能自然而然的习得多种语言及其所携带的文化元素。对此,新语境教育模式顺应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抓住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通过系列生活多语和故事多语,开展阶梯式多种语言环境习得式主题教育活动,以汉语语言环境为主,逐步实现第二、第三、第四语言语境展现,帮助幼儿建构多元认知体系,发展幼儿多种语言的认知能力、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培养幼儿对自身及其它多种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他们更自然的面对社会,为今后走向国际化舞台打下深厚的基础。也有助于他们未来在国际上用不同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使其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的社会环境中竞争优势更加凸显。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依存于师资的国际化,高素质的教师培养一流的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配备呈国际化水平。近年来,新语境教育模式一直致力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夯实基础。新语境教育模式注重教师对新语境教育模式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这是教师更准确的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同时确保在任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高,包括老师的语言文化环境创设能力、多元语境主题游戏活动、文化活动、科技活动设计组织能力,对于新语境教育模式下CTRP教学法的应用等。

  新语境教育模式注重学前教育师资综合素养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聚焦新时代国家百年奋斗目标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和0-6岁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和活动,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惠及正在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助力幼儿二三十年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主力军!

  随着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只有具备国际视野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才能够肩负起为人类社会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式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责任。处在学前教育跑道的新语境教育模式,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及科学的育儿观,创新多元语境教育模式、确保高质量师资、普及中华文化、科技教育,符合人才强国策略、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理念,为未来国际化人才的发展夯实基础,填补高质量人才空缺,助力幼儿未来在世界的舞台展现中国实力!(何秋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